自1958 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氯丁橡膠裝置實現工業化生產以來,我國合成橡膠工業已經歷了60年的輝煌發展歷程。從自主研發起步,經過引進技術發展,并依靠自主創新不斷完善、豐富、壯大,合成橡膠成為我國三大合成材料中從原料到產品自主創新技術最多的一個行業。
目前我國合成橡膠裝置能力、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八大通用合成橡膠技術及主要原料均采用自有技術實現了產業化;一些通用品種生產技術比較成熟,經濟技術指標與國外相當,熱塑性彈性體SBC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9月6日,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化60周年紀念會暨第23次行業年會,全面總結了中國合成橡膠工業60年的發展成就,研究分析了行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及國際合成橡膠生產者協會的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中石化、中石油相關領導,會員單位企業、行業專家等共計22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齊潤通全面總結了60年來我國合成橡膠工業自主創新的主要成就,重點介紹了順丁橡膠、丁苯橡膠、丁腈橡膠、乙丙橡膠、丁基橡膠、異戊橡膠、熱塑性丁苯橡膠、液體橡膠、動態硫化熱塑性彈性體、合成橡膠單體等10大類產品的工業化技術自主開發歷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合成橡膠領域共獲得國家級技術發明、科技進步及自然科學等三大獎勵近20項。
中國石化化工事業部副主任鄔智勇表示,60年來,中國合成橡膠工業飛速發展,生產能力從1978年的9.3萬噸提高到2017年的近600萬噸,形成了包括科研、生產、設計和應用開發在內的發展體系,建成了一批適應發展需要的生產企業和研發基地,培養了一支具有較高技術業務素質的人才隊伍,為我國合成橡膠工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介紹,目前中國石化合成橡膠年產能達173萬噸,居國內首位、全球第二位,實現了自主開發成套技術出口零的突破,擁有專利數量居國內首位,為中國合成橡膠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胡杰表示,合成橡膠始終是中國石油煉化業務的傳統優勢產品和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在環保成套技術以及產品品種系列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未來中國石油將與行業協會和會員企業一起,落實新的發展理念,解決產品結構調整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會長梁愛民總結了合成橡膠工業發展的5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49年到1958年的10年,這是從無到有的創業階段。1950年,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開始進行氯丁橡膠的基礎研究,1955年氯丁橡膠作為“一五”國家重大項目開始籌建生產裝置,并于1958年建成投產;同時與前蘇聯簽訂了合成橡膠及其主要原料單體的建設項目協議書。自主研發與合作開發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實現了乳聚丁苯橡膠和丁腈橡膠的產業化。
第二個階段是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間,是不斷完善發展、并以10%的增速平穩發展的20年,這一時期我國將大力發展合成橡膠作為“四五”計劃的重要內容,并組織了全國性的攻關會戰。這一時期實現了順丁橡膠、乙丙橡膠及丁二烯原料的產業化,產能持續擴大,但年產量不足10萬噸。
第三個階段是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間,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呈現出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與自主研發并舉的發展態勢,產品品種牌號不斷涌現,產能以15%的增速不斷擴大,實現了SBS、溶聚丁苯橡膠的產業化。這一時期合成橡膠品種和產量得到了快速發展,年產能達到107萬噸。
第四個階段是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間,產能呈現井噴式增長,總產能超過前40年總和的4倍,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也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依賴進口等結構性矛盾并存的10年,全國合成橡膠生產企業達60多家,年產能近600萬噸,形成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民企與合資企業四分天下的格局。
第五個階段是2013年到2017年的5年間,由于產能過剩、天然橡膠價格低迷、下游企業需求下滑多等多因素影響,已有十幾個合成橡膠裝置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產能利用率僅61%。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行業正經歷利潤下滑、兼并重組與產業升級的陣痛,預計這一過程還將持續數年。
梁愛民指出,根據中國合成橡膠產業發展規劃,行業需要實現兩大跨越:一是用4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質量和技術升級,實現整個產業轉型;二是再用15年時間實現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轉變。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和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的領導充分肯定了合成橡膠工業60年來取得的成就。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化工處處長張文明同時要求合成橡膠行業要理性看待行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他表示,合成橡膠行業發展還面臨嚴峻形勢,一是國際技術、貿易壁壘及相應法規日益嚴格,綠色輪胎發展對合成橡膠原料的選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倒逼”態勢;二是受進口產品擠壓和出口政策影響,合成橡膠存在較大的貿易逆差,裝置產能得不到有效釋放,產能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行業“體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為此,張文明提出,我國合成橡膠行業要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首先,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促進合成橡膠行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其次,在發展效率上實現變革,在要素效率和配置體制機制上補短板;再次,在發展動力上實現變革,提升合成橡膠工業創新能力。此外,我國合成橡膠行業還應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空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指出,經過60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和消費大國,并且主要品種越來越齊全,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日益提升,邁出了向合成橡膠工業強國跨越的堅實步伐。他對合成橡膠行業提出了3點建議:
一是堅定信心,把合成橡膠產業做優做強。雖然合成橡膠取得了量和質的巨大進步,但對標國際一流跨國公司,對于相關產業升級需求和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期盼,還需在品種技術和服務方面不斷升級。中國對基礎原材料工業有著長期巨大的需求,既是合成橡膠領域大有可為的優勢,也是做優做強的動力。
二是抓住產業革命的新機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合成橡膠工業新體系。目前技術創新正在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安全綠色低碳正在成為主流發展模式,傳統制造正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轉變,實體石化產業加快向亞太等新興市場轉移,世界石化市場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加強國際石化產業的分工與合作正在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中美貿易摩擦,國際油價走勢不確定因素,為未來世界石化產業的協調發展帶來不可預見的壓力和風險。合成橡膠行業一方面面臨國際技術壁壘和相關法規越來越嚴格、自主創新難度越來越大的技術挑戰,另一方面還面臨著對合成橡膠原料使用標準越來越高的綠色挑戰。
三是轉變觀點,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合成橡膠工業的組織化程度。30年的高速發展,各項生產經營條件都已發生巨大的改變,企業的經營思路和商業模式也應該相應轉變。唯有抓住世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勇于用世界先進的新技術、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改造提升中國合成橡膠產業,加快建立現代合成橡膠工業新體系,才能贏得未來更好的發展。
會上,北京化工大學張立群教授被特聘為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同時表彰了對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化有突出貢獻的28家會員單位。